都市生活压力催生新高危人群 白领易发精神疾病
时间:2021-03-12 15:15:58 来源:第一运势网 关键词:
心理测试
精神疾病几大高发人群
白领、IT族、网站工作人员、新闻从业人员、电脑炒股等与网络接触较为频繁、对信息的掌握看得较重者
病例及症状: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小李最近找到心理医生,他告诉医生,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他还是觉得漏掉了信息,心里总是不踏实,因此常常失眠,食欲也不断下降。这类人群大多会出现信息焦虑症,也就是电子病,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原先每天或固定时间通过电子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不灵时,这类人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躁不安、心情浮躁,总是担心会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引发精神上、生理上的恶性反应,比如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因:由于工作上的快节奏和获取信息的多渠道性,这部分人群都习惯于从网络、电视、电子读物上获取信息,这其实是对网络、电子读物的过分依赖,以致发展成为一种病态的心理,严重时转化成“强迫症”。
药方:其实个人对于社会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无论个人对于信息的掌握是多么的全面,但很多时候,信息也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和唯一因素。因此平时感到很累的这些人应适当放慢生活节奏,不必整天地想着工作上的事情。
大中学生、儿童
病例及症状:国庆长假期间,南京几家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均接诊了不少大学生,有的大学生出现了不敢和同学、老师交往,不愿上学,时常恐惧害怕等症状。
这类人不愿与人交往,意志脆弱,受到一点点挫折就会灰心丧气;自私自利,做事时从来不考虑同学或别人的感受;容易出现忧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失眠等精神疾病症状。
病因:大中学生和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个性缺陷,独生子女一方面被家长娇惯,一方面缺少同伴,容易导致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差,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摆脱应试制度带来的沉重压力。 由于现在在校的大中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在孩子的培养上、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上都存在误区,只注重孩子学习好,而其他方面却忽略了。
药方: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多为独生子女提供各种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程度。
私家车主、刚拿到驾照的新手
症状:这类人群一摸到方向盘就紧张起来,手心出汗,心跳加剧,开车时犹豫不定,脑子里经常不自觉地冒出车祸的场面,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是好,越紧张越乱。
病因:由于私家车的迅速发展,上路驾驶的新手骤然增多,随之带来的现象是交通拥挤,驾驶难度加大。新手的技术还没有娴熟自如,驾驶时担心出现交通事故,经常这样想,心理素质较差者便会出现心理障碍,导致强迫症、恐惧症的出现。
药方:放松心情,在车内播放柔和轻松的音乐;循序渐进,开始时不要开车到车辆较多的闹市区;向心理医生咨询,及时解开心中的结。
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
症状:有关调查显示,约有27%的女性患有精神障碍,目前,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患抑郁症的比率正在上升,异常心理的发生率,患功能性精神病、神经症、心身失调症、暂时性精神失调和失恋后抑郁症等的几率甚至自杀率,女性均高于男性。
病因:除女性本身感情丰富、敏感、多虑的因素外,还与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有关,比如离婚、婚外恋、性骚扰等。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往往是家庭重于事业,一旦失去家庭,也就无从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容易出现异常心理。
药方:女性应增强自身的独立性,不要一味依赖;同时增加社会交往面,不断学习。
压力过大易发心理疾病
其实,不仅是这些人群精神疾病高发,精神疾病患者正在各类人群中不断增多,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李箕君主任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精神疾病不仅仅在白领、警察、公务员、医生等固定群体中高发,普通人群中的精神疾病发病情况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下岗人员、普通工人、农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现在的青壮年人群,他们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更大,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烟酒上瘾都是精神疾病
据介绍,精神疾病涵盖的范围很广,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只有精神失常等症状才是精神疾病,只要出现精神症状、心理障碍都应属于精神疾病范畴,像吸烟上瘾、喝酒上瘾者都应是患上了精神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必然会导致病情加重。
令人忧虑的是,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并没有接受治疗,全国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中,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南京地区参加医保的精神疾病患者中,有四成多的患者从来没有到医院就诊过。专家分析,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这样只能将病情越拖越重,最终无药可救。
如何自我防范精神抑郁
抑郁障碍是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抑郁症的发生,或在抑郁症出现的萌芽期如何自我调适呢?专家建议:人们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培养闲暇时间的兴趣爱好、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交往、学会抒发情绪等方法防范抑郁障碍。
锻炼和人际交往是避免抑郁的最好方法。锻炼时人体呼吸发生变化,需要集中注意力、躲避障碍物,人体感到疲乏以及肌肉酸痛等,这一切都会使患者转移抑郁思维,提高自信心。与他人进行愉快的交往更可以使自己获益良多,因为人们会不自觉地在交往中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情,感到更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这种感觉可以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也可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提高睡眠质量、注意三餐饮食质量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的身体好了,就可以更好地抵抗抑郁情绪的产生。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