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来源的传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相应的生肖伴随着。生肖文化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相对盛行的说法是我国的民间故事讲,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侍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后果猫没选上,从此与老鼠结为冤家。大象也来报名,被老鼠钻进象鼻子里,把大象赶跑了。剩下十二种动物,原本推举牛居首位,老鼠跳到牛背上,猪随着起哄,后果老鼠排第一,猪排为倒数第一。龙和老虎也不服,被封为海中之王和山中之王,排在了老鼠和牛的背面。兔子不服,与龙赛跑,这样兔子又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在附近看着不服气,就咬了兔子尾巴一口,后果狗被罚到了背面,而兔子的尾巴从此就变短了。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才逐一排定了先后位置。
这个民间故事,可能不彻底是虚构的(许多民间故事都记录着远古文化信息,例如牛郎织女形貌的实际上是先夏时期黄帝族与炎帝族通婚的故事)。在我国先秦典籍里,就提到黄帝差遣种种野兽作战,《山海经》里也记录着许多部落“使四鸟(虎、豹、熊、罴)”,这些所谓的“野兽”实际上是远古部落或氏族的图腾动物。因此,民间故事说黄帝选十二种动物为侍卫,也能够理解为黄帝部落同盟内部有十二个主要的部落成员。
辣么,究竟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发现的十二生肖呢?发现十二生肖(十二兽历)的缘故又是什么呢?我们晓得,十二兽历顾名思义即是用12种动物分别纪十二年。换句话说,前人是由于发现不同年份更适宜某种动物的生计,才会用这种动物作为这个年份的符号动物。至于为什么存在着12年的周期轮回,因此只能是12种动物,而不是10种动物或14种动物,这又涉及到天文生物学的问题。
家喻户晓,对地球上的生物影响非常大的天体是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以及彗星、陨石等。其中,与12年周期轮回变更非常接近的天体现象,一是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12年(近当代测定为11·8年),二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衡为11年。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觉得十二生肖的起源与木星12年绕太阳一周的运动有关。也即是说,木星在绕太阳扭转的周期中,它在太阳系的不同位置,对地球的气候发生了不同的好处,从而影响到不同动物的生计活力。值得留意的是,在世界各文明古国里,唯有中国的典籍明白记载了木星周期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玉函山房辑佚书》收有《计倪子》一书,该布告有:“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偶然,积籴偶然,领则决万物,但是三岁而发矣。以智论之,以定夺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全国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宇宙之反,为之绸缪。”计倪子别名计然,年龄时越国大夫,范蠡曾拜计倪子为师。
《计倪子》的上述概念,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属于天文环境经济学,他研究的是天体位置对地球自然环境变更的规则,以及这种规则变更对社会经济的好处。所谓太阴,本色上说的即是木星,意思是:当木星三年位于“金”的方位时,农作物丰登;当木星三年位于“水”的方位时,将发生水涝灾害,农作物减产;当木星三年位于“木”的方位时,农业收成好,人们生活安康;当木星三年位于“火”的方位时,将出现旱灾,农业收成欠好(在五行里,金代表西方,水代表北方,木代表东方,火代表南边)。人们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则,就可以提前作好筹办,并由此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